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汉中,拥有极为丰富的文物资源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以来,汉中登记可移动文物30522件(套),公布不可移动文物4188处……这些独属于天汉大地的历史遗存,肩负着承载灿烂文明、传承历史文化、维系民族精神的使命。随着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(以下简称“四普”)启动,汉中市“四普”相关工作按照中、省安排部署,有条不紊地进行。
追寻沉睡的文明宝藏,守护汉中的历史文脉,汉中“文物人”一直在行动。近日,记者跟随参与此次“四普”工作的普查队员,听他们讲述普查工作的前世今生。
一、“四普”要全面摸清文物资源底数
“通过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,全面了解和掌握汉中市不可移动文物资源的数量、分布、特征、保存状况和管理使用情况,为全市的文化遗产保护、管理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,对提升人们对文化遗产的认知和保护意识,推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具有重要作用。对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汉中考察重要指示精神,促进汉中市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和文化强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。”在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南郑区圣水寺,汉中市“四普”普查队副队长陈伟介绍,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距今已经17年,现有不可移动文物资源状况发生了较大变化,需要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,全面摸清文物资源底数。目前留坝县、汉台区、南郑区的普查工作已初步完成,西乡县普查工作正在开展中。
据了解,汉中市正值普查第二阶段,主要为文物普查实地调查。现场勘查、测量、标本采集、绘图、拍照、文物数据及相关资料采集……这一阶段的工作将直接影响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的效果和质量。
二、三代“文物人”从普查装备变化见证时代变迁
为保障普查工作顺利开展,组建精英骨干集结而成的队伍在有限时间内高效运转起来,势在必行。前期,汉中市对市直文博单位、各县文物考古专业人员及社会力量进行了摸底,遴选了具有一定的专业背景、爱岗敬业、适宜野外调查的人员组队。
抽调的年轻力量中,来自汉中市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的苏东武稍显特殊。从外公到母亲再到他自己,三代人不仅分别参与了“二普”“三普”“四普”工作,且都奋战在一线,见证了三次普查“老经验、新装备”,在文物普查中感受科技力量带来的新变化。
“小时候,就经常听外公讲述他当时从事文物普查工作的故事。那个时候的我根本没想到,会继承他的衣钵,参与普查工作。”苏东武告诉记者,他的外公叫蔡先顺,曾任南郑县文管办主任兼圣水寺文管所所长。母亲叫蔡海润,是南郑区龙岗寺文管会的一名普通职员。外公参与1981年开始的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,交通主要靠双腿步行,现场调查靠几把尺子绘图,在笔记本上手写记录。到偏远地区,普查队可以使用当时还比较高端的交通工具——自行车。但外公告诉他,受天气及路况影响,“天气好的时候人骑车,下雨天道路泥泞就是车骑人。”
到了2007年开始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,母亲告诉他,装备就已经有了“飞跃式”的提升。汽车、摩托车、电脑、照相机、手持GPS都成了标准配备。
三、现代科技让文物普查更精准有效
“我们参与的‘四普’由中国国家文物局统一制定技术路线,并统一开发普查软件,利用遥感、地理信息、北斗全球定位系统、互联网、大数据等技术,搭建调查队伍与中国国家文物局之间的联系。”进入普查队时,副队长常虹的介绍又一次颠覆了苏东武的认知。为了做好文物普查工作,他翻资料、找老队员请教,学习了不少专业知识。
“‘四普’采用的软件系统包括数据采集软件及综合管理系统,同时利用卫星遥感影像做普查基础底图。数字科技手段的应用,极大提高了文物普查的效率和准确性,侧面也反映出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,对文物保护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强。”苏东武感慨,在“三普”的时候,数码相机还是个稀罕物件,再看如今使用我国自主研发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智能手机,每一代人都是站在了前人的肩膀上,向更高更远更深处看。等再到第五、第六、第N次普查时,重回头审视当下的文物点和相关历史,人们一定会有更准确的认识。这就是文物和历史的魅力,也是普查工作的意义。
文物,记录过去,映照当下,启迪未来。通过普查,我们可以全面了解和掌握文物的保存状况和历史价值,为文物保护提供科学依据。在未来的发展中,汉中市将继续加强文物普查工作,不断改进完善技术方法,让文物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。
普查队员(左一)和同事用无人机勘察文物保护单位的周边地貌环境
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
“汉中市文化和旅游局”网站
是否继续?